2024年11月10日,山东华鹏(603021.SH)披露,公司收到监管工作函。据悉,该函件主要针对公司内部管理和董事、高管变动的合规性进行监管。知情人士认为,这一监管工作函旨在提醒上市公司提高对高管变动的重视,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以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包括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在内的多位董事、高管相继辞职,山东华鹏管理层正密集“换血”。从业绩来看,山东华鹏扣非净利润已连续7年为负。遭遇“多事之秋”的山东华鹏,将如何走出困境?
01
扣非净利润连续7年为负
11月8日晚间,山东华鹏披露,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长崔志强以及董事杨晓宏、张在忠、巩超的书面辞职申请。对于上述董事的辞职原因,山东华鹏在公告中给出“因工作调整需要”的解释。
经控股股东山东海科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科控股”)提名,山东华鹏董事会同意提名刘东广、介保海、门秋辰、陈剑钊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而在上述4人辞职之前,11月4日晚间,山东华鹏公告,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总经理黄帅以及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赵颖娴递交的书面辞职申请。黄帅因个人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赵颖娴因个人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职务,辞职后将在下属子公司任职。
履历显示,黄帅,1987年4月生,研究生学历。2022年4月至2022年11月,任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特聚物项目部长;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任东营市赫邦化工有限公司(下称“赫邦化工”)环氧树脂高级经理。
赵颖娴,1985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任山东舜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1月至今,任山东华鹏副总经理;2022年8月至今,任山东华鹏财务负责人。
从时间来看,山东华鹏近期董事会、管理层的变动,有些突然。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发生较大变动,究竟是何原因?11月11日,山东华鹏董秘李永建对经济导报记者低调回应称,“(这属于)正常工作调整。”
山东华鹏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玻璃器皿产品和玻璃瓶罐产品,现拥有日用玻璃制品生产能力约25万吨。从业绩来看,山东华鹏扣非净利润已连续7年为负:2017年至2023年,山东华鹏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64.8万元、-4484万元、-1.02亿元、-8973万元、-3.61亿元、-4.12亿元、-2.60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华鹏仍未走出亏损,公司当期实现收入2.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725.32万元。公司曾在2024年半年报中解释称,日用玻璃产业与终端消费行业息息相关,经济情况直接影响消费动力,间接影响日用玻璃市场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02
尚无新的资产重组计划
据悉,上述董事候选人中的刘东广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并担任法定代表人;介保海被聘任为公司副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刘东广和介保海均有海科控股任职经历。
资料显示,刘东广,1970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2000年1月至2016年8月,任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6年8月至2024年10月,任海科控股金融总监。
介保海,1981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任宁波启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任海科控股投资与资本市场部负责人。
除刘东广、介保海2人外,门秋辰、陈剑钊也均有海科控股任职经历。其中,门秋辰于2018年3月至2024年9月任海科控股投资与资本市场部资本运营师,2024年9月至今任海科控股战略投资部资本运营经理;陈剑钊于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任海科控股财务部综合会计,2016年12月至今任海科控股财务部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日用玻璃行业的头部企业,山东华鹏股价自2024年10月18日至10月30日连续9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山东华鹏此番“连板”行情,被一些投资者视为得益于市场对重组概念的炒作。
事实上,早在2022年,山东华鹏便开始筹划收购赫邦化工100%股权。彼时,山东华鹏拟以发行股份以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赫邦化工100%股权,如重组完成,山东华鹏的业务将扩展至烧碱、环氧丙烷等化学产品生产销售领域。
遗憾的是,在两次因为财务资料过期而向上交所申请中止重组后,山东华鹏于2024年3月1日公告称,公司终止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终止重组的原因在于,本次交易历时较长,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波动和变化。在综合考虑当前外部市场环境和标的公司经营状况等因素后,公司作出上述决定。
那么,公司当前是否有新的资产重组计划?李永建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还没有相关计划。
原标题《多位董事、高管辞职,山东华鹏遇“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