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 房产
  • 2024-11-11
  • 5
  • 更新:2024-11-11 19:23:12

澎湃艺术获悉,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常青画廊近日将推出英国著名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第三场个展“栖息之所”。在南京,当代知名油画家俞中保个展“云山苍茫”在金陵美术馆开幕。

在上海,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为上海地铁陆家嘴站特别创作一组艺术作品,以此纪念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长久友谊。澳大利亚艺术家凯特·贝克个展“曲径幽知”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贝克在中国的首次展出。中国女性艺术家尹秀珍大规模个展“刺天”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尹秀珍的标志性作品与最新思考。艺术家谢墨凛个展“机器下的画布”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作品展示了艺术家在创作中与机器的长期对话所产生的绘画,以及其对人与机器关系的思考。

北京|安东尼·葛姆雷

个展“栖息之所”亮相常青画廊

11月14日,继“另一个奇异”(2009)和“屯蒙”(2016)后,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常青画廊将推出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第三场个展“栖息之所”。展览囊括葛姆雷近年来创作的多件重要雕塑及绘画作品——通过对黏土和铸铁这两种建成世界中常见材料的运用,艺术家向人类活动日益囿于高楼大厦环抱中的当下提出诘问,并希望提供一种诊断工具,“在当前状况下重新思考并感受身体”。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1张

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

展览的核心作品《休憩之所II》呈现出一片如迷宫般纵横交错的领域,邀请观众进入其中并自行寻找路径。这片由132件真人大小的人体雕塑所组成的领域完全由烧制黏土砖堆垒而成,探讨了休憩状态下的人体作为人类主要居所的存在。在艺术家看来,砖块这种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实体化的像素形式”。

作品中这些彼此垂直、摇摇欲坠的砖块堆垒出迥然不同的各种人体形态,有的四肢舒展、轻松自在,有的则如胚胎般蜷缩自保。从画廊二楼和三楼的阳台向下俯瞰,穿行的观众与水平陈列的黏土人体彼此互动,制造出一个动态的场域,进而催生出诸般因人而异的主观体验。除《休憩之所I I 》外, 本次还将展出《环线》和《同盟》等一系列铸铁雕塑作品,用以探讨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电路、地下管线等)与人类关系之间的共通之处。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2张

展出作品

自上世纪80年代便活跃至今,英国著名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以雕塑、装置和公共艺术作品而享誉全球,并持续检视人体与空间的关系,直面自然和宇宙中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在不断的尝试中,葛姆雷也让艺术空间成为一个可以呈现新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的地方。恰如艺术家本人所言:“《休憩之所II》探讨了人体与大地(即地球表面)的关系,并指向两种截然不同的放弃:其一,人在放松状态下对身体控制的放弃——在沙滩上,我们彻底放松,回归童稚的玩耍;其二,迁徙者被迫或自主选择放弃故土,寻找新的家园。一眼看去,整件作品仿佛是一堆散乱摆放的建筑材料;逐渐地,它们演变成一个城市的模型,进而邀请观众去共同想象作为内在居所的身体——这些身体有的让人感觉放松自足,另一些则呈现退却防御之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4月14日。(文/王诤)

南京|艺术家俞中保

个展“云山苍茫”在金陵美术馆开幕

俞中保是当代知名油画家。他善于以中国山水为主体运用油画材料创作的表现形式,尤其中国画大写意山水中的“气韵生动”这一美学核心对他影响很大。近日,由南京书画院 金陵美术馆主办的“云山苍茫——俞中保艺术展”在金陵美术馆开幕。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3张

艺术家俞中保

俞中保,1962年生于上海,自幼热爱绘画,尤其是1977年的“19世纪法国农村风景画”展,对当时年仅15岁的他产生了极大的视觉震撼和深远的艺术影响。1986年,俞中保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本科油画专业,此时正值85新潮美术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他也在时代的潮流中系统地接触到了西方现当代艺术发展脉络。

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红梅撰文谈到,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俞中保的作品不但提供了一种对中国传统绘画境界进行当代表征的独特探索,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是对工业文明过度分裂社会结构之后,人们普遍渴望回归某种整体性艺术的有效回应形式,因而,俞中保将自己的艺术实践融入到了时代的洪流之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惠泉谈到:“这个展览给了我很多视觉上的冲击,它明确地解读了油画在中国应该怎样表现。俞中保对于西方油画有着深刻的研究,对印象派的绘画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加上长期的实践,所以形成了他这样的风格。”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4张

展览现场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海派艺术馆馆长李磊说:“我觉得中保的艺术基本上实践的是一个中国油画的时代性、民族性以及走向世界性的路径。他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走得非常坚实,他的作品当中充满了人情的温暖与阳光。”

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表示:“中保的油画特点是用冷色和甚至是脏的颜色营造一个环境或氛围,但是他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来一束光。光很重要,心里有光,画中有光,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艺术的温暖。我要代表南京书画院 金陵美术馆、南京市美术家协会谢谢俞中保老师把这么好的作品送来南京展出。”

“我在创作中尽量去运用韵的表达,使其气势更大,拓展自己绘画艺术的新空间。”俞中保说。

展览将持续至12月8日。

上海|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

为上海地铁陆家嘴站特别创作壁画

恰逢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在法国文化中心和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地铁携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邀请法国著名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Fabrice Hyber)为上海地铁陆家嘴站特别创作一组艺术作品,以此纪念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长久友谊。两件艺术作品于11月8日正式在陆家嘴站对公众揭幕,并成为PSA的永久收藏。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5张

法布里斯·伊贝尔于上海陆家嘴地铁站,2024年。

这两幅极具纪念意义的壁画分别名为《城市·森林》(La forêt)和《友谊》(L'amitié),皆由法布里斯在中国的陶瓷之都——景德镇创作而成。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与景德镇的工匠展开深入交流,这些匠人们掌握了瓷器及山水画的精湛技艺,也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通过这次创作项目,法布里斯在深谙陶瓷创作后,研发了新的瓷面绘画及上釉技法。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6张

法布里斯·伊贝尔作品《城市·森林》、《友谊》于上海陆家嘴地铁站,2024年

法布里斯认为:“无论是漫步在法国旺代的森林间,还是穿梭于上海地铁的地下通道,我能感受到一种美妙的互通性。两者皆是由我们建构的风景。我们每个人都在构建属于自己的风景,并从观察风景显现的过程中获得惊奇的体验。不同思考逐渐涌现在我的心中,应该如何将植物的生机带回城市?盘根错节的树根与复杂的城市网络是否也有些相似之处?”

该项目同时也是 “上海艺术周,法国在 !”活动的一部分。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游年,该活动的城市漫步路线由法国驻华大使馆与法国对外文化教育局合作组织。2025年春天,PSA将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呈现法布里斯·伊贝尔的大型展览。(文/黄松)

上海|艺术家尹秀珍

个展“刺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

11月8日,中国重要女性艺术家之一尹秀珍大规模个展“刺天”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一楼空间举办,这也是PSA“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览的最新章,由艺术史学者巫鸿策划。借助逾二十件材料和语汇各异的巨作,展览不仅呈现艺术家尹秀珍的标志性作品与最新思考,带领观者展开一场向外纵横天地,向内细腻入微的探索之旅。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7张

尹秀珍在展览开幕现场

尹秀珍,1963年生于北京。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了她的当代艺术实践,她的作品具有实验性和多样性,把不同人的经历、记忆和时代的印痕作为创作的元素之一,并对材料进行反思和实验进行了大量的不同形态的艺术创作。

展览由位于大厅的同名装置“刺天”拉开序幕,该组装置由《飞行器》《刺天》《补天》三件作品组成。《飞行器》是其曾参展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的作品,与之相接的《刺天》则突破现实的维度,以15米长的金属针直刺天空,化作人类探索外太空欲望的具象。与之对照,在作品《补天》中,艺术家将前期邀请公众参与捐献的上千件“天空色”旧衣物缝为一体,借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的意象,修补被刺破的天空。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8张

“尹秀珍:刺天”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

个人经验与集体记忆是尹秀珍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她将自己的创作方式描述为“搜尽经历打草稿”。在展览筹备期间,除了展出于大厅的《补天》,艺术家延续2018年的作品《行思》,向上海观众征集100双有故事的鞋子。每双鞋与一条织物长“腿”相连,汇聚成集体潜意识的暗流。观众可自由地穿行于私人叙事之中,且行且思。另一件邀请观众共同创作的作品《1080口气在上海PSA》则接续了艺术家去年和上海玻璃博物馆合作的作品,艺术家邀请参与者留下自己的一次呼气和一件衣物,形塑成各异的玻璃器皿。展览的另一线索是艺术家对观念、材质和知觉关系的反思。这次线索包括了《目光影壁》《未知》《金喇叭》等作品。

展览策展人巫鸿认为:“展览涵盖了从‘宇宙’到‘微尘’的连续维度,以当代艺术为媒介触摸这个大至极大、小至极小的辽阔场所,关键在于人的存在。”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6日。(文/黄松)

上海|艺术家凯特·贝克

用玻璃与投影创造的新环境

11月6日,澳大利亚艺术家凯特·贝克个展“曲径幽知”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贝克在中国的首次展出,亦是她三件沉浸式装置作品的全球首发。展览通过体量庞大的作品探讨个人与集体在面对复杂和不可控的现实时的情感冲突与潜藏力量。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9张

凯特·贝克

凯特·贝克,澳大利亚艺术家,她的工作室研究和实践将摄影、印刷和动态影像技术与玻璃工艺相结合。她的研究探索了数字图像如何通过玻璃的物质性转化为被激活的对象和环境的新方式。

凯特·贝克在展览中呈现了三件大型艺术装置,这些装置通过沉浸式视频、声音和玻璃的结合,探索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交互作用。每件作品都以独特的视角融入广阔的叙事框架,揭示出人性中无法遏制的复杂力量,同时引导观众反思那些超出理解范围的灾难性现实。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10张

凯特·贝克《小鱼》(局部) 铸造玻璃、影像、声音

贝克运用了玻璃作为媒介,展现“影像-光”这一概念的微妙之处。法国电影理论家多米尼克·佩尼提出了“影像-光”的理论,强调数字影像可以脱离物质表面,仿佛由光构成,只有当光线被物质捕捉时,影像才得以显现。贝克通过玻璃与投影影像的互动,创造了一种“激活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玻璃的光线传递与空间塑造能力,使动态影像随着时间的流逝,带给观众一种独特而富有层次的体验。展览将展至2025年4月27日。(整理/陆林汉)

上海|艺术家谢墨凛

机器下的画布

11月6日,艺术家谢墨凛个展“机器下的画布”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呈现艺术家在过去十余年间创作的近50件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艺术家在创作中与机器的长期对话所产生的绘画,以及其对人与机器关系的思考。该展览也是复星艺术中心成立八周年的重要展览项目。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11张

谢墨凛

谢墨凛,生于温州,自幼在售卖钢材机器的环境中成长,这种与机器的亲密关系成为了谢墨凛艺术创作的重要起点,亦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埋下了伏笔。他希望通过机器延展手的功能,探索手工极限之外的绘画方式。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12张

展览现场

谢墨凛的早期作品借助于机器的力量,展现了叙事性的画面。在创作过程中,一幅机器绘画作品往往需要经过电脑上数周的准备才能动工,而实际绘制过程则充满了各种偶然性。早期作品如《会议室》(2007)和《废墟-教室》(2006)展现了他对具象表达的探索,以展现具身角度的社会观察及思考。这一阶段的作品充满了机械的冷峻与理性,他对机器的使用源于对绘画形式更精确的追求。随着创作的深入,谢墨凛开始转向颜料本身,探索其物质性与表现力。在参访莫高窟后,他开始思考如何通过现代技术重新诠释敦煌的绘画精神。在敦煌系列作品中,如《棘·敦煌13.2.3》(2013),通过锯齿形刮板塑造出推挤的色彩,颜色上呼应敦煌壁画的同时,更在形式上创造出类似龛窟的抽象意象,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近年来,谢墨凛的创作更加关注形式与感知之间的关系,如对光源的亮度、色温、照射角度和距离进行敏感的捕捉而加强绘画的动态和层次。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13张

谢墨凛用机器创作的绘画作品

谢墨凛的创作实践,是一场人与机器之间不断的对话,也折射出在今天这个后制造业的时代人与机器之间不断演进的关系:机器既是艺术家身体的延伸,又存在着不可控制的限制性。展览将展至12月8日。(整理/陆林汉)

上海|艺术家李爽

个展“月球的距离”荣宅举行

11月6日,上海PRADA荣宅举办李爽个展“月球的距离”,展览源自艺术家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历史时期的成长经历,深入探讨当今高度媒介化现实中的交流困境,以及复杂的母子关系。展览以艺术家在家庭情感交流中面临的挑战入手,藉由多维叙事展现母子关系的复杂性。展览的核心是一封写给李爽母亲的、已经丢失的信件,信件转化为特定场域的灯光与声音展示装置。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14张

李爽  Photo by Mathilde Agius

李爽1990年生于中国武夷山,2014年获得纽约大学媒体研究硕士学位,目前在德国柏林和瑞士日内瓦生活与工作,其作品涵盖多种艺术语言,包括表演、互动网站、雕塑、动态影像与多媒体装置等,尤其关注各种形式的技术与人类及其互相之间的交互方式,揭示身处全球化通信系统中的科技如何控制我们的身体和欲望。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15张

“月球的距离”展览现场

Prada荣宅的家居与历史空间在建筑和装饰维度上开启了中西传统间的对话,展示陈设其间的 一系列新作品,包括灯光和声音装置、树脂现成品装置以及制作于疫情期间的视频影像。其中一件全新装置名为《也带着一箱徒劳》(2024 年),其形态结合了大型风铃与水晶吊灯。灯光在其中闪烁不定,将信函文字转译为电报代码,正如John Durham Peters开创性传播学著作的书名所言,似在表达“交流的无奈”。

一周艺术人物|葛姆雷呈现栖息之所,俞中保展“云山苍茫”  第16张

“月球的距离”展览现场

另一件名为《月球的距离》的吊灯装置,则将疫情期间李爽与母亲的微信对话转化为光的形式诠释出来。在光这一形式中,语言及其承载的意涵似乎永远消散,唯有信号得以残存。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月12日。(整理/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