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上海日记|日常之道、关键时刻与文字边界

  • 旅游
  • 2024-11-10
  • 3
  • 更新:2024-11-10 20:38:05

上海日记|日常之道、关键时刻与文字边界  第1张

题图 张无忧画。

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东京的五个细节

至少5年没去过日本。休假去拜访朋友,记下东京的一些细节。

第一个,垃圾分类不是简单以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和湿垃圾来分。厨余在水槽粉碎,及时冲走。其它垃圾,从居民到分类房,分类精细,完成度相当高。比方说,饮料瓶子要清洗干净才能出家门,瓶盖与瓶体也要分开。澎湃研究所持续关注垃圾分类,出版过《垃圾分类的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参与编辑《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垃圾分类卷》。上海进一步优化分类,可以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 

上海日记|日常之道、关键时刻与文字边界  第2张

        

上海日记|日常之道、关键时刻与文字边界  第3张

   

上海日记|日常之道、关键时刻与文字边界  第4张

2024年11月4日,东京有明住宅区的垃圾分类房。本文图均由 张云坡 摄

第二个,严格禁烟。街上吸烟点少得可怜。哪怕在家里吸烟,如果被邻居举报,也会影响信用。烟蒂更不可以藏在塑料瓶子里扔掉。

第三个,家家户户有个逃生通道。

上海日记|日常之道、关键时刻与文字边界  第5张

2024年11月5日,东京有明住宅区的逃生通道。

第四个,东京商圈人气旺盛。尽管日本老龄化严重,但购物主力却是年轻人。商场的旗舰店和品牌店都洋溢家庭氛围。面向游客的渔市人山人海。新国家美术馆的咖啡厅和展厅不得空闲。上海正在研究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东京在这方面也值得深入调研。

还有一个,大概很少有人注意到东京的智慧城市建设。比方说,智能收银设备已经相当普及。普及的进程不是粗暴的革命,它应该是能友好地满足传统人士的需要。纸币和硬币可以在这些设备上便捷使用。这提醒我们,创新是重新组合资源,重新链接人群,不是摧毁他们。

2024年11月6日 星期三

喧嚣与冷静

饭桌、微信群、朋友圈少不了谈论美国大选。相对而言,机构媒体显得很冷静。

《解放日报》报道《不少民众被焦虑恐惧笼罩,多地加强安保谨防“噩梦”重演——胶着中,美国大选投票正式开始》。前一天,《解放日报》在第20版刊登了廖勤的报道《两党候选人最后一搏,选战尽显胶着、撕裂、混乱——美国选举将迎来“大结局”》。作者采访了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吴心伯有几个判断:

一、两名候选人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国家走向。哈里斯意味着延续文化、种族多元化的趋势,特朗普则将回归白人主导的基督教文化和保守的社会价值观。由此,两个阵营呈现对等分裂状态,双方支持的候选人都没有显著优势。

二、今年大选乱象折射出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美国政治文化的倒退甚至堕落。美国大选已突破传统的博弈边界,从激烈竞争走向人身攻击,从语言暴力走向行动暴力。二是美国民众对美国体制功能失调的深层担心。

三、过去,大公司基本两面下注,一般不会走到前台,这次却赤裸裸地展示资本力量,而且资本巨头还罕见地选边站队,这反映了资本的分裂。资本之所以分裂是因为在巨头眼中,两名候选人的政策取向及对他们的利益影响差别太大,他们已无法骑墙,只能孤注一掷。这也凸显了美国严重分裂对立的现实。

四、不管谁当选,由于国际竞争力下降,美国未来在经济、外交上会更多趋向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澎湃新闻今年重点推出多媒体产品《“选”秀之下美国式荒野》:从浓缩美国历史的“铁锈带”宾州、到疫情后人口结构巨变的“阳光地带”佐治亚州;从引领科技革命的“觉醒荒原”加州,到美国东北角的边境之地缅因州,不同行业、族裔、年龄的美国人讲述了他们的生活与关切,恐惧和希望。

关于美国的政治制度,尹宣先生翻译的《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可以反复阅读。这部书记录了美国的开创者们,从30岁的青年人到80岁的老者,如何在116天里,依照议事规则,制订了至今没大修的宪法。

上海日记|日常之道、关键时刻与文字边界  第6张

     

上海日记|日常之道、关键时刻与文字边界  第7张

《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作者:詹姆斯.麦迪逊,译者:尹宣,译林出版社,2014年7月。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世博会、世博会与永续之道

《解放日报》报道《锁定胜局,“特朗普2.0”来袭》继续引述吴心伯的观点,主要表达了两重“担心”: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政策首先会聚焦经贸关系,包括推动加征关税、贸易技术“脱钩”等;双方在外交安全领域的摩擦、冲突和对抗。没提到但很重要的问题还有,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气候变化应对政纲很快回来。

下午,中国循环经济20年的老友们在虹桥见面。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孙佑海,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长诸大建,同济⼤学⽣态⽂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三⻆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杜欢政多年不见。他们是来参加澎湃新闻在虹桥举办的“净零碳城市:推动循环经济的跨国协作”论坛。

 “循环经济20年”,指的是,2004年11月6日-7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4年年会”之后,200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循环经济”概念首次进入国家文件,可将之视为中国开启循环经济转型的标志。不过,也有专家认为,“20年”要从2005年算起才对。

上述三位专家都深度参与了中国绿色转型的工作,都是“中国循环经济20年口述”的对象。他们一方面感慨转型不易,另一方面也期待相关的工作能从上海再出发。

论坛期间,我代表主办方发布了“跨国的循环行动:十佳实践”。杜欢政教授作为中国循环经济20年课题组专家,提出“回顾与展望: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十条建议”。

这也是上海市政府拓展进博会参与深度和广度的尝试。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曾担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这次受邀出任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的首席专家。在短短的3个月内,上海组织了近90场活动。

上海日记|日常之道、关键时刻与文字边界  第8张

2024年11月7日,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接待处。

周会长曾来澎湃新闻专题调研“净零碳城市:推动循环经济的跨国协作”,修改嘉宾名单和议题。遗憾的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未能来沪参会。

朋友们都觉得还有很多案例可以讲,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继续研究。循环之道,要变成日常之道。“永续之道2025”,可以开始筹备了。

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关键时刻看总编辑

第25个记者节,澎湃新闻发表献词《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专业记者挺身而出》:如果说互联网已经“去中心化”,那么在信息和时间的碎片中,有品质、有深度的新闻仍会将社会“再中心化”。因为,总有一条主线贯穿于无数个新闻现场,那就是对真相的记录、对问题的揭示、对人心的抚慰。

《新京报》也发表社论《流量时代,记者当不唯流量是从》,批评“流量饥渴症”。文章说,忠实记录,理性表达,秉持社会责任和人文理念的媒体与记者不会过时。在媒体与记者的日拱一卒中,用内容铸造坚固力量,用行动抵达美好愿景,让“流量”变“留量”,让观念成信仰。

这几年,每到这个时候,都有人晒记者证和新闻奖奖状。

如果说,历史的关键时刻,要看新闻机构,那么,新闻机构在关键时刻,更多还是要看总编辑。许多的关键时刻,证明过这一点。

几年前,我想过做一个关于中国都市报发展20年的专题《总编辑》。最初的计划就是要采访那一代的总编辑们,听听他们讲过去为什么那么干,现在在干什么,还想干点什么。

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海岸铁路网络

上海东站预计2027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行,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计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上周,沪苏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吴淞口长江隧道越江段实现双线贯通。希望虹桥枢纽和东方枢纽能高效协同,浦东和浦西的关系进一步理顺,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和区域的合作也能实实在在得以深化。

《长三角议事厅》栏目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浪尖:长三角产业协同传播计划》在苏州走出第一步。除了《澎湃城市报告》的深度研究之外,澎湃研究所打算在2024年底推出长三角的产业简报。

2003年,《东方早报》创刊,洋山港开始建设。我作为特稿部记者,被派去嵊泗,不是写稿,是去做搬运工。编辑要求我把所有关于嵊泗、关于洋山港的书籍、材料,都搬回上海。正因为此,临港新城、自贸港区域的建设,对我而言,总是有不一样的意义。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工作日志与个人化

第一期日记刊发后,朋友们发来“贺电”,鼓励居多,担心也有。最大担心是,这么大工作量能不能持续下去?你为什么要把自己“框”起来?文字是世界的边界,也是打破边界的武器。

还有朋友批评“太个人化了”。另外一些朋友又觉得,上海日记写成了工作日志,没什么意思。没想那么多,只想老老实实记下来,上海发生的一些事情。私人化的部分,主要还是我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感想和唠叨。

当然,最鼓舞人的赞美是,说干就干,说写就写。压力最大的是,一定坚持。

 本周就这样。

 

(作者张云坡系澎湃新闻副总裁、澎湃研究所所长)